人物:初登板的新夥伴 | HackMD Blog
July 5, 2021

人物:初登板的新夥伴

enen
enen
文播手出身的社群經理

2021年,HackMD 有一個重大的變革,就是首度公開對外招募夥伴了。

今年年中,新夥伴一個一個陸續加入,HackMD 正在忙著,長成稍稍不一樣的樣子。

新夥伴是誰,怎麼會加入 HackMD 呢?

2018年6月29日,HackMD 的宗鎧,寄出了一封名為「使用者訪談 - 文播手」的信。

HackMD 的使命是:促進知識分享。文播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像可以發揮我們的價值,但是我們並不瞭解的使用情境,還希望能多多請教!

顧名思義,「文字轉播」是透過文字來進行一場會議、活動,或是任何一個討論脈絡的詳細記錄。比起逐字稿那種全面性的文字輸出,經由人類聽打、消化而書寫的文件,更有可讀性。

只需要對議題有初步了解,剩下就是勞力密集的「聽打」。但這項簡單的「聽打」卻奠定出一種文本傳播基礎,改寫公民社會運作。——端傳媒:「打字,轉動公民社會」

除了自己振筆疾書,在像是 g0v 等知識交流的研討會上,眾人一起共筆,協作文件裡面大家運用文字來捕捉內容、留下紀錄、互相溝通。這是文字愛好者的解放,不用拘泥於完整的文章書寫。

但是,文播手如果只是一個人,肉體極限上不可能撐太久,需要協作夥伴。跟許多使用者一樣,文播手也經歷了這個平台轉移路徑:Hackpad ➡️(dropbox paper, google doc)➡️ HackMD

對於打字速度飛快、需要持續性 typing 的文播手來說,中文輸入的協作不干擾,沒有比 HackMD 更出色的產品了。從 2018 年,文播手比任何人都更清楚,順暢的共筆協作,是一件多麼珍貴的事。

HackMD 開始招募新成員 與我們一同創造未來吧!—— HackMD 粉絲專頁

2021 年,懷著對這個產品的好印象,這名文播手加入了 HackMD。(他只是其中一個,新夥伴。)

上工的第一個月之後,曾經的文播手,開始撰寫這篇部落格文章「HackMD 最近在忙什麼?2.0」。

新夥伴的第一個月,都在忙些什麼呢?

大寶山、筆記家、玩樂團 發臉書、做訪談、說故事,開始說起。

1. 發臉書:發現 HackMD 是座大寶山 :mount_fuji:

新夥伴,並不是工程師,當他加入 HackMD 這個團隊之後,發現團隊夥伴跟他們的朋友,使用這個產品的方式,有點不太一樣。

他以前只知道打字體驗很舒服,共筆做會議紀錄很流暢,做草稿的發佈區很方便,Markdown的排版容易上手。他曾經在編輯文章時,被路人問說「你是工程師嗎?」😹 我是麻瓜RRR

因為黑底跟編輯器左邊「第幾行」的這種介面,實在太像在寫 code 了。當然他一直知道 HackMD 的編輯器似乎對於保存程式碼很友善,不過他都把這功能當作小字註解在用。 就像這樣偷murmur

原來,不同身份的人,會有完全不一樣的使用情境。

新夥伴在跟同事的聊天中,才發現原來 HackMD 有這麼多隱藏功能。說是隱藏,其實可能只是不好找,又或者對某些使用身份的人來說,他們還不知道怎麼善用這些功能。

新夥伴的第一任務,或許也是最容易上手的任務,是要在臉書粉專上發文。

於是一系列的發文以「你知道嗎?」為題,這個問題意識,所體現的就是一個特定身份的使用者,因為只看到 HackMD 的一個斷面,所以沒挖掘到的有趣功能。

另一名新夥伴,是這麼說的:HackMD 是一座大寶山 :snow_capped_mountain:

在臉書發出一系列的功能教學文之後,他發現好多使用者,也不知道 HackMD 有這麼多炫砲的功能。或許在許多面向上,因為團隊過去的人手不足,而未能擴張去做的事情,現在都該來做了。

2. 做訪談:發現有孤獨筆記家,也有分享知識家 :man_and_woman_holding_hands:

發現使用情境的不同,於是新夥伴開始做訪談。有很多身邊的朋友,屬於對知識有熱忱,需要快速簡潔的編輯器來充實自我。他們的筆記很豐富、很美,但多是自己默默整理。

曾經,在 FB 粉專上做了調查,發現會主動來填寫問卷的粉絲們,多是屬於這種「孤獨的筆記家」。孤獨的筆記家,並不是真的孤獨,而是能夠在撰寫筆記的過程中,品味一個人寫作的美好。

還有許多的筆記家,同時也是「分享知識家」。公開發表的筆記、邀請協作的筆記開出來,不特定的人們打下字,獲得的不是利益上的回報,而是知識觀點交流,更像是傳統上的「筆友」?:pencil:

原來, HackMD 後來才開發的留言功能,更多元的編輯多能,在拓展人們交流互動上扮演了這個角色。難怪,接近下半年,眾多研討會的共筆文件,都是採用以 HackMD 建置的書本模式。

除了筆記家之外,以「團隊」為單位的使用群體,他們往往需要快速把珍貴的討論紀錄下來,有時候不同的夥伴要肩負紀錄的任務,同時有好多人打字、補充,協作的流暢度成為團隊的首選。 :1234:

團隊為了把筆記權限、圖片隱私的控管做好,可能會付費購買「私有團隊」方案,以外國人,尤其美國和日本特別多。或許是為軟體付費的習慣,或是工作文化差異,這部分還不清楚。

為企業所打造的客製化版本,又是另一個世界。當新夥伴接觸了企業客戶,發現原來大組織內部,各個部門在使用不同工具時,能夠在各種狀況下使用 HackMD,又增進了好大一塊理解。:office:

個人、團隊、企業所需要的並不盡然相同。甚至企業內的需求,也很不一樣。

邊做訪談,邊探索著大寶山的內容,圖像越來越完整了。總之,無論是默默寫著筆記,在適當的時刻分享給其他人;團隊內以累積、任務取向,更追求效率及產出的組織社群;企業跨部門的文件溝通,多種工具結合成工作流程——

當共享、共筆、共創的價值出現,新夥伴就覺得,來到這個地方工作真是一件好事。

3. 說故事:怎麼想都覺得比較像是玩樂團 :guitar:

新夥伴第一次加入新創公司,讀過 HackMD 最早期成員的故事。其實好幾個成員,年紀都還比新夥伴小一點點,這種青春熱血的味道,很像是獨立樂團的故事。

玩樂團,往往來自學生時期的熱音社之類,出於對音樂純粹的愛好,或是社團教學什麼的契機,漸漸對創作有熱忱,甚至發過在地下圈子迴響不錯的 demo ,畢業後,很多團員只能撥有限時間練團。

在聽團仔的圈子裡,這個樂團已經小有名氣,粉絲引以為傲。甚至也有幾次大型亮相的機會,資源的連結,受到鼓舞。團員們必須下定決心,是不是要走音樂這條路,去搞一張完整的專輯看看。 :cd:

發行專輯之後,就會遇到許多真正在產業裡的挑戰,原來跟市場打交道,是一個漫漫學習的長路,有陸續加入的夥伴,專輯的風格與早期的 demo 或許調性也有點不同了,許多的取捨。

新夥伴有時候會被別人問:你為什麼會到這家公司來?你們在賣什麼?你們公司怎麼樣呢?

新創團隊的語言,多少學會了一些,不過在新夥伴的心中,其實 HackMD 就是一個還在發展與摸索的獨立樂團。作品無疑是受到多方肯定的,才會一步步走往專業。 :film_projector:

不過,要讓樂團生存下來,不能只有埋頭苦幹做專輯,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,真正要謀取平衡的時候,就會有好多實作的難題,那又有好多的故事。

新夥伴,像這個樂團的經紀人,有時也參與專輯製作的一隅。說故事的同時,也成為故事中的角色。

邁向 2021 的下半年,HackMD究竟在忙什麼?

新夥伴的第一個月,發現處處有想要動手實作的坑,似乎會繼續有機生長下去,像新芽長出來一樣,冒出了頭,還有許多探索的方向。

在暈頭轉向的多任務,以及探索的新鮮感之中,不時回到心中的叩問「我們的產品是什麼:question:

這個問題,團隊內當然早就有一些答案,但如果不是新夥伴自己找出來的,似乎就不是那麼踏實。

網路上搜尋,會有一篇最動人的解答,那就是 「為工程師文件而生的協作平台」,讓開發者社群能夠更加喜愛、善用且重視文件,讓文件變成一個轉換價值的重要橋樑。

對新夥伴來說,同時也是「為文字工作者而生的協作平台」,因為所謂的文字工作者,早就不只是作者、記者、紀錄者,更是所有透過文字來創造價值的人。

或者,好像還可以追加「我們的產品『還能』是什麼:question:」這樣的問題。

當然,很多時候,也有「我們還『無法』、『來不及』、『不適合』做什麼:question:」這樣的問題。

所以,「究竟在忙什麼?」 這個問題,可以很簡單,也可以很複雜。

對這個,似乎總是做得太多、說得太少的團隊而言——用更多管道,更豐富的語言,去回答這個問題,說給更多的人聽,就是新夥伴的任務。